中医吴书勤主任:几天不排便算便秘吗?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1:49 点击次数:125正常人每日排便1-2次或每1-2日排便一次,正常的大便呈现香蕉状,部分人大便的表面可有少量裂痕。如果发生排便次数减少,少于每周2次或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大便干硬,呈球状或羊粪状,伴有排出困难、排便量少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便秘。
便秘不仅会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,同时大便也会性质干燥,主要是因为食物残渣在结肠中存留的时间比较长,结肠过度吸收其中的水分造成的。干燥的粪便在排出的过程中还会对肠道造成刺激性,因此不少便秘的人同时会伴有腹部胀痛感。
便秘的发生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、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排便习惯密切相关。首先与饮食有关,辛辣、油腻、低膳食纤维饮食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等,不能促进肠道蠕动则可以导致便秘;
其次与运动量有关,当运动量减少的时候,如长期卧床、久坐等,导致肠道蠕动相对减弱则会导致便秘;再次,与排便习惯有关,经常不排便可导致排便反射受到抑制,则会导致习惯性便秘;最后,与肠道疾病有关,如肠道肿瘤、疝气、肠道结核等均可导致便秘。另外,糖尿病,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尿毒症的时候均可导致便秘。
展开剩余42%出现便秘症状时,患者首先应该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,尽量多吃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。同时注意多饮水,适量运动,以刺激肠蠕动,促进排便,培养好良好的排便习惯,有便意时应及时如厕。
便秘患者要吃些易消化、粗纤维的食物,注意不要抽烟、喝酒。平时要多喝热水,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,可以适当做些运动、按摩自己的腹部,避免久坐,可以缓解便秘的症状。
发布于:北京市